特約講師

2017年1月16日 星期一

【預防詐騙】自信讓人更易被騙

依台灣內政部消防署統計,財產犯罪人數中除了竊盜犯罪佔最多外,再來就是詐欺犯罪。從165防詐騙專線20044月成立開始至20142月底,總進線電話量有541萬通,即每年約有高達54萬通以上的詐騙諮詢,可見詐欺案總數是很驚人的。現今,科技發達技術日新月異正是詐欺盛行的好時機。現在在使用手機、電腦、網路時,我們就暴露於詐騙風險中。根據165反詐騙諮詢專線統計,最常見的八大手法分別是,網路拍賣詐欺、假稱「網路或電視購物分期付款錯誤」詐騙、偽冒假檢警詐騙、中獎詐騙、假援交色情詐騙、假冒親友詐騙、假求職詐騙、猜猜我是誰(酒店CALL)詐騙。

在《騙局:為什麼聰明人容易上當》中談到詐欺不但是最古老的戲法,至今仍隨處可見,甚至日漸壯大。科技的突飛猛進讓詐欺活動達到高峰,成就騙術的黃金全盛期。時代更迭與快速變遷讓詐欺犯事業蒸蒸日上,因為人們都還停留在舊時代,詐欺犯利用眩幻新潮的事物即能得逞。現在社會變化越來越快,反而讓詐欺犯有機可乘,因為改變讓人產生不確定感。人們面對局勢變化,內心惶惶不安,反而是詐欺犯乘勢而起的絕佳時刻。

根據警政署受理詐騙案件統計結果發現,65歲以上的老人是詐騙集團最容易詐騙成功的對象,歹徒利用現在社會年輕人出外工作,親友聯繫疏離,乘機訛詐,尤其以老榮民或獨居老人為大多數。研究指出,詐欺犯運用高齡者對經濟或健康的不安、耳根子軟、容易因自尊或絕望而隱瞞受害等特性,採取各種詐騙手法。例如:高齡者過於重視食補療效、喜歡買藥或亂服成藥,加上誤聽誇大不實的商品、醫藥廣告,而遭致不肖商人詐財;算命看風水改運真詐欺 利用高齡者迷信心理,以命相排流年或看風水,消災解厄、改運造墳為名騙取高額費用;或是,對於容易變現的貴重金飾等物品,輕易就能廉價買到,而沒懷疑其中有詐。《下流老人:即使月薪5萬,我們仍將又老又窮又孤獨》作者藤田孝典曾看過一個實例,針對失智高齡者進行的詐騙行為,詐欺犯運用高齡者的理解力變差以及寂寞,來進行惡質的推銷(如讓高齡者購買好幾件完全相同的商品)或打算要騙光高齡者的所有財產。


面對這樣的情況,除了建立周圍親友的支援體系,也就是建立家人間良好的互動和溝通,提升其自我保護知能,也是非常重要的。有句重要的俗諺:「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。」當別人在談論從天而降的好運和好機會時,我們常會冷靜的分析覺得他被騙了。但當事情發生在自己身上,我們總覺得這是我應得的,我本來就是那麼幸運,上天總是如此眷顧我。一想到自己比別人聰明,不可能被詐欺者的小技倆給騙到,別人可能被騙,而我呢?上當的絕不可能是我。然而,正因我們覺得不可能上當,反而更容易被騙。(待續)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